美好的一步?U15、U14国字号梯队主帅选聘本土化呼声高涨!
这次被北青体育爆出的消息,算是给国内球迷再添一份期待!足协又上新动作,U15和U14国字号梯队的主帅选聘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,而备选教练们排成了长龙。这么多中外优秀教练里,评议结果却爆出一个很耐人寻味的亮点:大多数评委,包括外籍专家,竟然都力挺本土教练!这可不是什么政治正确的说辞,而是有点“拨云见日”的意味。

国足选帅背景:年年搞大事,主帅必须尽早敲定
为什么足协现在这么急着召集一大波教练竞聘?这跟国际足坛的节奏密切相关。从今年起,国际足联决定U17世界杯要年年办,而作为亚洲队伍通向这顶级赛场的跳板,U17亚洲杯的频率也同步提高。中国的两支梯队,2010年龄段的U15和2011年龄段的U14,这回可算赶上了这股大浪潮。为了避免到时候磨合队伍的时间捉襟见肘,足协这次也是未雨绸缪,希望尽快找到合适的领军人物。
回头看看过去的执教安排,中国足协曾把2010年龄段的U15队交给西班牙教练大卫·皮里。但结果却让人不那么放心,尤其是上村健一带领2008年龄段时的“表现拉胯”更是让人深感外教的“蜜糖”未必就适合中国这杯“调配饮品”。现在足协干脆换个活法,开门纳才,“谁能干”这次靠实际说话。
60+教练报名,外教多但本土呼声盖过一切
来选帅的阵容,可以说是非常“豪华”。据足协之前的筛查,超过60名教练员符合报名条件,其中绝大部分是外教,而本土教练则相对少得多,仅十余人。但别看数量悬殊,最终的评议过程,场上局势却完全反转了。本土教练呼声高,不仅来自于中方专家,连三位参会的外籍教练久尔杰维奇、安东尼奥和德国籍讲师拉尔斯也站在了“本土阵营”这一边。
为什么这些外籍专家都转了性,开始为中国本土教练摇旗呐喊?人家理由很扎实:从长远来看,中国足球的崛起,根本上还得靠中国人自己去打底,包括教练。像周海滨、张池明这些曾经的国脚,尽管执教履历不算惊艳,但具备潜力、上进心强,还真是值得给他们台阶去磨炼一番。放眼未来,如果这种尝试跑通了,不就是给自己足球体系上的“血栓”来次清理吗?
游戏还没结束,但是本土有戏
23号的评会没敲定最终结果,但值得注意的是,多数专家的一致观点显然让本土教练的胜算大增。足协后续还会基于更多条件进一步筛选,最终尘埃落定可能得再等等。不过从这次评议导向来看,本土教练这回的机会真心不小。

对于一直对外教抱既爱又怨复杂情绪的中国球迷来说,这次足协的大胆复盘和调整,不管最后结果如何,至少透露了一个积极信号:与其一味盲信外教,不如重头来梳清楚本土足球的软肋和潜力点。从某种程度上讲,这次选帅或许能成为中国青训体系一次积极的试验。